買二手車時,除了擔心事故車、調表車,還有一種 “坑車” 容易被忽視 —— 抵押車!這類車可能前一秒剛買下,下一秒就被貸款公司開走,錢車兩空不是危言聳聽!今天就教你用車牌號快速查詢車輛抵押狀態,再講透抵押車的交易限制,讓你買車不踩雷!
一、車牌號查抵押狀態的 4 大方法:3 分鐘揪出抵押車
1. 車管所查詢
車輛抵押會在車管所辦理登記,這是查詢抵押狀態的權威渠道。
攜帶行駛證、車主身份證(非本人需委托書),到車輛登記地的車管所窗口,向工作人員說明查詢抵押狀態。若登記欄顯示 “抵押登記”,說明車輛在抵押中。
2. 交管12123app查詢
打開 “交管 12123” APP, 點擊首頁“機動車” ,選中想要查詢的車輛,查看是否有 “抵押登記”。適用于個人賣家。
3. 查看機動車登記證書
機動車登記證書,俗稱大綠本,上面會有車輛過戶記錄、抵押登記信息;如果車子結清貸款,還會有解除抵押登記。
4. 第三方平臺查詢
市面上有許多第三方平臺,收集整合來自多方的數據,包括但不限于保險公司、4S店等,為廣大車主提供車輛車況的線上查詢服務。
車輛抵押狀態查詢方法:找到公眾號“夸速查車”,進入對話框發送【抵押】,點擊“我要查詢”。根據頁面提示,選擇車輛類型,輸入車牌號,即可查詢。
二、抵押車的 5 大交易限制:買了可能 “錢車兩空”
1. 無法正常過戶:產權始終不屬于你
抵押車的核心風險是產權不清晰:
車輛登記證書(綠本)被抵押給貸款機構,沒有解除抵押前,無法辦理過戶手續;
即使私下簽訂 “買賣協議”,法律上車輛仍屬于原車主,貸款機構有權收回車輛,買家只能起訴原車主,維權成本極高。
2. 存在被收回風險:隨時可能 “車財兩空”
若原車主未按時償還貸款,貸款機構可依據抵押合同,通過司法程序或直接拖走車輛進行拍賣,買家投入的購車款可能無法追回;
案例:某買家低價購入抵押車,開了 3 個月后,車輛在停車場被貸款公司強行拖走,報警后因車輛屬于抵押狀態,買家維權失敗。
3. 保險理賠受限:出險后可能拒賠
抵押車的保險投保人通常是原車主,若車輛出險,理賠款可能直接打給原車主或貸款機構,買家難以拿到賠償;
部分保險公司對抵押車的保險條款有限制,如盜搶險拒保,車輛被盜后無法獲得賠付。
4. 無法辦理年檢:上路可能被扣分罰款
車輛年檢需車主本人或提供委托書,若原車主不配合,抵押車可能無法通過年檢;
逾期未年檢的車輛上路,將面臨扣 3 分、罰款 200 元的處罰,且出事故后保險拒賠。
5. 法律糾紛隱患:買抵押車等于 “買麻煩”
若抵押車是 “盜搶車”“查封車”,買家可能因 “購買贓物” 承擔法律責任;
即使車輛來源合法,因產權爭議引發的訴訟可能持續數年,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。
三、抵押車交易的 “雷區規避指南”
1. 交易前必做:四步確認車輛狀態
第一步:通過車管所查詢《機動車登記證書》,確認抵押狀態及解除情況;
第二步:要求賣家提供貸款結清證明(若聲稱已解押),并到車管所核實;
第三步:查看車輛行駛證、購車發票等證件,確認車主與賣家身份一致;
第四步: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(如查博士)出具《車輛產權報告》,排除盜搶、查封風險。
2. 遇到抵押車如何處理?
未解除抵押的車輛:直接拒絕購買,無論價格多低,風險遠高于收益;
已解押的車輛:需確認抵押登記已在車管所注銷,且能正常辦理過戶手續,建議在過戶完成后再支付全款。
3. 合法購買抵押車的唯一途徑:正規拍賣
僅推薦購買法院公開拍賣的抵押車(如司法拍賣平臺的車輛),這類車輛通常已解除抵押,且產權清晰;
購買前需仔細閱讀拍賣公告,了解車輛違章、年檢、過戶等情況,避免拍下后無法處理遺留問題。
四、常見誤區:這些說法都是坑!
誤區 1:“抵押車簽了協議就安全”
真相:私下簽訂的《車輛轉讓協議》無法對抗合法抵押權,貸款機構收回車輛時,協議不具備法律效力。
誤區 2:“抵押車能正常開,只要不被發現”
真相:貸款機構可能通過 GPS 定位找到車輛,甚至在半夜拖走,且抵押車無法過戶,后續年檢、保險、賣車都會遇到麻煩。
誤區 3:“原車主說解押了就沒問題”
真相:必須以車管所登記信息為準,部分車主可能偽造結清證明,隱瞞未解押事實,切勿輕信口頭承諾。
五、總結:抵押車交易的 “鐵律”
查詢優先:任何二手車交易前,先查詢抵押狀態,車管所查詢是權威渠道;
過戶為王:不購買無法過戶的車輛,過戶完成前絕不支付全款;
遠離低價誘惑:抵押車低價背后是高風險,合法合規的車才是省心之選。